风险提示│AI诈骗大揭秘,警惕“黑科技”陷阱
近期,一个名为DeepSeek的国产AI工具,带着“深度思考+联网搜索”两个王炸组合,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。
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,AI就像一阵汹涌澎湃的浪潮,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惊喜,随着各类网络AI工具的兴起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来实施网络诈骗,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和隐私保护。
什么是“AI诈骗”?
“AI诈骗”指的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“深度伪造”技术模仿、伪造他人的声音、面容等信息,制作虚假图像、音频、视频,仿冒他人身份进行欺骗、敲诈、勒索等犯罪活动,是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负面应用。
“AI诈骗”的常用手法。
声音合成:诈骗分子通过骚扰电话等手段,提取诈骗对象及其重要关系人的声音特征,对素材进行合成,通过背景环境渲染并添加合成后的声音进而实施诈骗。
AI换脸:诈骗分子利用公开的照片、视频等素材,通过AI技术合成受害者的面部图像,替换到一些虚假视频或音频中,以此来迷惑他人,骗取信任。
转发微信语音:诈骗分子在盗取微信号后,向该微信号的好友提出转账要求。为取得信任,骗子会转发之前的语音,进而获得钱款。
AI程序筛选受骗人群:诈骗分子利用AI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,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,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,从而实施精准诈骗。
如何应对“AI诈骗”?
加强个人信息保护:避免在社交平台上过度分享个人照片、视频等,不轻易提供人脸、指纹等生物信息,防止被他人用于AI合成。
多重验证确认身份:当有人声称是“家人”“朋友”“老师”“领导”通过社交软件、短信、电子邮件等以各种方式引导转账汇款,要提高安全意识,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等多种方式核实对方身份。
谨慎处理未知链接:对陌生链接保持警惕,不随意下载未知软件,不轻易添加不熟悉的好友。
在此,中国太保产险湖南分公司提醒广大群众在拥抱科技浪潮的同时,也要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。